扁大枯酥
扁大枯酥菜品介绍
1. 历史渊源
扁大枯酥是南京传统名菜,属金陵菜系,已有百余年历史。其名称源于菜品特点:“扁”指形制扁平,“大”指肉饼尺寸饱满,“枯”指外皮金黄焦脆,“酥”指内里松软酥香。该菜由家常菜演变而来,现为南京宴席经典菜肴。
2. 核心食材
主料:以肥瘦相间的猪肋条肉(五花肉)为主,传统配方要求肥三瘦七比例,搭配熟猪肥膘提升脂香。
辅料:鸡蛋黄、粳米粉(或大米锅巴碎)、豌豆苗(或菊花叶)为关键配料,粳米粉用于调和肉馅质地,豌豆苗/菊花叶则用于解腻提鲜。
调味:酱油、白糖、料酒、葱姜末为基底,辅以醋、芝麻油增添风味层次。
3. 烹饪特色
工艺繁复:肉馅需剁成米粒大小,与肥膘、荸荠(部分版本)、粳米粉等混合后反复摔打上劲,制成直径7-8厘米的厚饼。
火候考究:肉饼需两次油炸——首次定型成淡黄色,复炸至枯黄色,中途离火控温确保外酥内松不焦苦。
搭配平衡:炸制肉饼配清炒豌豆苗或嫩菊花叶,荤素相映,酸甜芡汁浇淋后形成“一菜三味”的复合口感。
4. 风味与文化
扁大枯酥以“外皮香脆如枯叶,内里酥松带脂香”著称,酸甜芡汁渗透肉饼,佐以清脆豌豆苗,形成脆、酥、嫩、鲜的多重体验。其从市井小食升级为宴席名菜,体现了南京菜“粗料细作、火工精湛”的烹饪哲学。
5. 营养价值
传统做法通过荤素搭配(肉饼+绿叶菜)平衡营养,猪肉提供优质蛋白质,豌豆苗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。现代改良版减少猪油用量,更符合健康饮食需求。
注:扁大枯酥与“扁大肉酥”为同源菜品,差异主要在于辅料(如是否添加荸荠)及炸制细节,核心工艺一脉相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