葱
葱(Allium spp.)
一、植物学特征
形态
茎叶:多数葱属植物具有圆筒状中空叶片,鳞茎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,基部膨大,高度可达数十厘米。
花果:伞形花序球状,花葶中空;小花白色或淡紫色,花期集中于春夏(4-7月)。
分类与分布
科属:传统分类中多归为百合科葱属,现代部分分类系统将其划入石蒜科12。
种类:包括大葱(Allium fistulosum)、小葱(Allium schoenoprasum)、洋葱等,中国原产大葱,小葱则起源于西伯利亚。
二、用途
食用价值
调味:葱叶、葱白含挥发性硫化物,可去腥增香,广泛用于荤素菜肴及面食(如卷烤鸭、拌豆腐)。
品种差异:北方以大葱为主,辛辣味浓;南方小葱(香葱)叶细嫩,适合生食或点缀。
药用功效
葱白:性温,具发汗解表、散寒通阳之效,可治风寒感冒、阴寒腹痛。
葱叶:祛风发汗,外敷可缓解跌打损伤、疮痈肿毒。
葱须:煎水外洗治冻疮,内服辅助缓解风寒头痛。
三、栽培与生长习性
环境:耐寒、耐肥,适宜疏松肥沃土壤;生长适温15-20℃,忌强光及干旱。
地理分布:中国主产区包括山东、河北、河南等地,西昌小香葱、隆尧大葱等为地理标志产品。
四、文化相关
汉字释义:“葱”字本义为草本植物,后引申为青绿色(如“葱翠”),字形结构上中下三部分,含“艹”“匆”等元素。
谜语:如“半截青,半截白,半截实来半截空”,形象描述葱的形态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