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鱼
带鱼体延长呈带状,侧扁明显,体长通常50-70厘米,最大可达120厘米1。体表银白色,无鳞片,但覆盖银粉状油脂层,尾部渐细呈鞭状。头部尖长,口大且下颌长于上颌,背鳍贯穿全身。
二、分布与习性
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,中国沿海均有分布。栖息于外海中下层水域,具洄游特性,游泳能力弱,有昼夜垂直移动和群游习性。以毛虾、乌贼及其他鱼类为食,繁殖期为5-7月。
三、营养价值
蛋白质与脂肪:每100克含蛋白质17.7克、脂肪4.9克,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(含DHA和EPA),可降低胆固醇。
微量元素:富含镁(43毫克/100克)、硒(36.57微克/100克)、碘等,保护心血管系统并促进代谢。
特殊成分:银白色油脂层含6-硫代鸟嘌呤,具抗癌作用35。
四、药用价值
带鱼肉、鳞、油均可入药,性平味甘,归肝、脾、胃经。
功效:补虚养血、解毒止血,适用于病后体虚、乳汁不足、疮痈及外伤出血。
药方举例:
产后缺乳:鲜带鱼200克+木瓜250克煎汤。
肝炎:蒸带鱼取上层油食用。
止血:带鱼鳞外敷。
五、食用与烹饪
适宜人群:体虚、贫血、皮肤干燥者;禁忌人群包括皮肤病患者及过敏体质者。
烹饪建议:
药膳推荐:黄芪烧带鱼(补气)、带鱼南瓜汤(补血降糖)。
六、注意事项
避免与牛油、羊油同烹;每日建议摄入量不超过250克。
食用时注意去除腹部游离小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