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沟捆蹄
高沟捆蹄菜品介绍
一、历史渊源与地位
起源演变:高沟捆蹄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,由淮安涟水县高沟镇名厨郑国即创制,经百年传承形成“咸鲜香甜、醇而不腻”的独特风味,与安东萝卜干、涟水鸡糕并称“涟水三宝”。
文化典故:民间流传“中秋向后日渐凉,高沟捆蹄相争尝”的民谣,清末民初即因供不应求成为节庆宴席必备冷盘,2020年入选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。
二、核心食材与工艺特色
主料选择:
精选本地土猪后蹄髈瘦肉(肉质紧实),辅以丁香、桂皮、砂仁等20余种香料,肠衣包裹定型68。
制作工艺:
腌制捆扎:肉条经盐糖腌制1-2天,拌入香料后灌入干制小肠衣,草绳密捆确保蒸煮后不松散。
老卤焖煮:放入含酱油、冰糖、葱姜的老汤中焖煮2小时,冷却后切片呈“红白相间”纹理。
三、风味特点与食用场景
口感特质:
外皮弹韧有嚼劲,内里咸甜交织,香料渗透肌理形成“初尝鲜香、久嚼回甘”的层次感,冷藏后胶质凝结更添爽滑。
可蘸蒜醋汁或配老干妈豆豉,适配白酒、黄酒佐餐。
宴席地位:
淮扬宴席“冷盘八碟”核心菜品,2025年团体标准发布后实现工业化生产,年销售额超5亿元。
四、非遗技艺与现代发展
非遗传承:
高沟捆蹄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,保留“一腌二捆三老卤”古法,单日手工产量达3000条。
产品创新:
开发真空锁鲜装、即食小包装,结合直播电商拓展年轻消费群体,2025年推出“迷你捆蹄”网红产品。
文旅融合:涟水设捆蹄非遗工坊,游客可体验香料调配、草绳捆扎等传统工序。
高沟捆蹄以“匠心捆扎百味凝”的技艺,成为串联淮扬食俗、节庆文化与乡土记忆的活态符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