贡眉
一、产地与分类
贡眉属白茶类,主产于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、政和县、建阳市、福鼎市等地,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品类,约占白茶总产量的50%以上。其名称源于清代贡茶制度,曾因品质优异被列为朝廷贡品,茶叶形似寿星眉毛而得名。
二、原料与工艺
原料特性
贡眉传统上采用小菜茶(群体种茶树)的嫩芽及一芽二至三叶制作,称为“小白”。区别于福鼎大白茶、政和大白茶等“大白”品种,现代贡眉原料也扩展至部分优良茶树品种的春茶或秋茶嫩叶。
制作工艺
遵循白茶传统工艺,仅经萎凋、干燥、拣剔等工序,不炒不揉,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天然成分。萎凋时间因等级而异,通常采用复式萎凋法(室内与日光交替),历时52-60小时。
三、品质特征
外形
干茶色泽翠绿,叶形肥厚舒展,芽叶连枝,茸毫色白且密布。陈化后叶色渐深,茶梗略粗,叶脉透光呈红色。
香气与滋味
新茶以清新花香、嫩竹香为主,陈茶逐渐转化出枣香、药香。茶汤橙黄透亮,入口醇爽甘甜,回甘持久,老茶汤感更显醇厚。
叶底
冲泡后叶底匀整柔软,叶脉清晰,主脉透光呈红色。
四、历史与文化
贡眉最早可追溯至北宋,白茶工艺在福建建阳等地起源,当地茶农通过“萎凋与干燥”制成原始白茶。清代肖氏家族创制“南坑白”,后因贡茶制度得名“贡眉”。近代白茶国标明确区分贡眉与寿眉,前者以群体种茶树为原料,后者多采用大白茶品种。
五、功效与冲泡
保健功效
具有清凉解毒、明目降火、抗氧化等功效,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较高。
冲泡建议
推荐使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,水温90-95℃,茶水比1:50。新茶可快速出汤,老茶可适度闷泡以激发陈香。
六、收藏与转化
贡眉陈化潜力显著,新茶三年内转化剧烈,香气从花香渐变为蜜香、陈香;五年以上老茶药香浓郁,汤质稠滑如米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