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梅
杨梅(学名:Myrica rubra)为杨梅科杨梅属常绿乔木,高可达15米,树皮灰褐色,叶革质,果实为核果,成熟时呈深红或紫红色,口感酸甜多汁,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。
特征与分布
植物特性
果实表面密布软刺状突起,果肉紧实,核小,品种包括早梅、大梅、东魁等。
喜温暖湿润气候,耐涝性较强,适宜生长于疏松的红壤或黄壤土中。
主要产地
中国主产区:浙江(“中国杨梅之乡”)、云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国际分布:日本、朝鲜、菲律宾等国家亦有种植。
成熟时间与品种
成熟期差异
南方早熟:云南石屏杨梅5月成熟,浙江荸荠种杨梅6月下旬上市,贵州杨梅6月初采摘。
北方稍晚:江苏、福建等地杨梅多在6-7月成熟。
常见品种
早梅:4月初即可采摘,果肉较硬,耐储运。
东魁:7月上旬成熟,果型大、甜度高,为优质鲜食品种。
药用与营养价值
传统药用
根、树皮及果实入药,具生津止渴、消食和胃、收敛止泻等功效,适用于暑热烦渴、消化不良等症。
现代研究显示其富含维生素C、有机酸,可增强食欲并促进消化。
食用建议
鲜食宜用盐水浸泡以去除果蝇幼虫,亦可制成果酱、蜜饯或酿酒。
经济与生态价值
产业效益
广西博白县黄凌镇种植面积约6000亩,年产值超千万元,带动农户增收。
浙江、云南等主产区通过电商与冷链运输扩大市场,收购价可达22元/公斤。
生态作用
杨梅树固碳能力强,是山地退耕还林、水土保持的优选树种。
时令提示(2025年4月)
当前正值广西早梅采摘旺季(4月初至中旬),大梅预计10天后成熟;云南、浙江等地杨梅将于5月起陆续上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