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文鱼
三文鱼主要指大西洋鲑(Salmo salar),属鲑形目鲑科洄游鱼类,因英文名“salmon”音译得名。其体呈纺锤形,背部银蓝色带黑斑,腹部渐变为白色,肉质橘红。
分布与习性
野生大西洋鲑原产于北大西洋沿岸,分为洄游型(幼鱼期在淡水,成年后洄游至海洋)和陆封型(终生淡水生活)。洄游型个体性成熟后返回淡水繁殖,雄性多在产卵后死亡。
二、营养价值与健康功效
核心成分
蛋白质:每100克含约17-20克优质蛋白,支持组织生长;
不饱和脂肪酸:富含EPA、DHA等Omega-3,降血脂、护心脑;
维生素与矿物质:维生素D、B12及硒、钾等,促进代谢与骨骼健康。
功效
增强脑功能与视力,延缓认知衰退;
抗氧化(虾青素)、改善皮肤状态;
需注意汞含量,孕妇儿童需适量。
三、养殖发展与生态风险
养殖现状
挪威采用近海网箱养殖,2025年山东实现自然海域规模化养殖并计划扩大;
养殖三文鱼经基因改良,生长快、抗病强。
生态隐患
逃逸事件(如挪威2.7万条逃逸)可能导致基因污染,稀释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,加速其濒危;
杂交后代存活率低,威胁野生种群延续。
四、常见食用方式
煎烤:香煎三文鱼(盐、胡椒调味);
冷食:切片刺身或沙拉搭配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