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脖肉
牛脖肉是牛颈部部位的肉,因活动频繁,肉质紧实且带有筋膜,适合慢炖或红烧。以下是详细的介绍和烹饪建议:
1. 部位与特点
位置:位于牛颈处,连接头部和躯干,支撑头部活动。
肉质:肌肉发达,纤维粗,富含筋膜和脂肪,口感紧实有嚼劲,久煮后软烂入味。
缺点:直接煎炒易发硬,需长时间炖煮。
2. 烹饪方法
红烧/焖煮:切块后用酱油、香料慢炖1-2小时,推荐搭配萝卜、土豆。
煲汤:焯水后与骨头、药材同煮,汤头浓郁,适合秋冬进补。
酱卤:卤制后切片做冷盘或夹馍,筋膜部分口感弹牙。
绞肉利用:剔除筋膜后绞碎做肉丸、馅料,经济实惠。
3. 营养价值
高蛋白:每100克约含20克蛋白质,适合增肌。
补铁补血:血红素铁含量丰富,改善贫血。
脂肪提示:肥瘦相间部位热量较高,减脂人群建议选瘦部分。
4. 选购技巧
新鲜度:肉色鲜红带大理石纹脂肪,按压有弹性,无酸臭味。
筋膜处理:购买时可让摊主剔除部分粗筋膜,减少家用处理麻烦。
冷冻品:选购工厂切块包装产品时,注意冰晶不宜过多,避免反复解冻。
5. 地域差异
南方:多用于潮汕牛肉火锅,薄切涮煮(需控制时间,否则仍偏硬)。
北方:常见于酱牛肉原料,长时间卤制后风味浓郁。
西方:多用于炖牛肉(Beef Stew)或加工成碎肉。
6. 注意事项
去腥:提前用料酒、姜片冷水焯煮,有效去除血沫和腥味。
火候:推荐使用砂锅或压力锅,普通锅具需延长炖煮时间。
例如,一道家常做法:牛脖肉500克焯水后,加葱姜、八角、桂皮、生抽老抽各1勺,冰糖5粒,清水没过食材,高压锅上汽后转小火炖25分钟,加入胡萝卜块再炖10分钟,肉质酥烂入味,筋膜部分胶质丰富,汤汁拌饭极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