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山银针
一、历史渊源
唐代起源:君山银针产自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岛,唐代已作为贡茶闻名,陆羽《茶经》记载“巴陵君山产茶”,文成公主入藏时曾携带此茶。
清代至近代:清代《巴陵县志》明确其为贡茶,每年仅进贡十八斤;1954年获德国莱比锡博览会金奖,确立国际名茶地位。
二、产地与命名
地理特征:主产于洞庭湖君山岛及沿岸茶区,气候湿润,土壤以红、黄壤为主,为茶叶生长提供独特条件。
命名由来:芽头形似银针,外层白毫如雪,内层橙黄似金,得雅号“金镶玉”。
三、制作工艺
严苛采摘:仅取清明前后7-10天的首轮单芽,遵循“九不采”原则(如雨天不采、空心芽不采等),每斤成品需5-6万颗芽头。
复杂工序:经杀青、摊晾、初包闷黄、复烘等8-10道工序,耗时72-78小时。其中“闷黄”工艺为黄茶特有,形成金黄汤色与醇和口感。
四、品质特征
外形:芽头饱满挺直,白毫密布,色泽金黄隐翠,有“金镶玉”之美誉。
冲泡效果:沸水冲泡后,芽头三起三落,竖立于杯底,形成“群笋出土”“雀舌含珠”等景观;汤色杏黄明净,香气清鲜,滋味甘醇。
五、功效
含茶多酚、儿茶素等成分,具有抗氧化、促进新陈代谢、祛湿解渴等作用。
六、文化地位
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兼具饮用与观赏价值,古籍与文学作品中多有记载,如《红楼梦》中“老君眉”即为其别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