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溪铁观音
安溪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属半发酵乌龙茶类,发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。其以独特的“观音韵”和兰花香闻名,兼具绿茶清香与红茶醇厚,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。
一、历史起源
发现时间:清康熙至乾隆年间(1723-1735年)由安溪茶农魏荫发现,相传其因观音托梦寻得茶树,故得名“铁观音”。
传播发展:清代起逐步传播至福建其他地区及广东、台湾等地,并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。
二、品种与分类
清香型
香气清雅,滋味鲜爽,汤色黄绿,保留茶叶原始风味。
浓香型
经传统烘焙工艺,香气浓郁持久,茶汤金黄,回甘明显。
陈香型
经长期存放转化,口感醇厚,带有陈香与蜜韵,适合老茶客。
三、品质特征
外形:茶条卷曲紧结,呈“青蒂绿腹蜻蜓头”状,叶表带白霜,色泽砂绿鲜润。
香气:天然兰花香馥郁,冲泡后“七泡有余香”。
滋味:入口甘鲜,回甘带蜜味,喉韵悠长,形成独特的“观音韵”。
四、制作工艺
传统工序:
包括晒青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等步骤,其中摇青是形成香气与“绿叶红镶边”的关键。
非遗技艺:
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强调“天、地、人、种”四者合一。
五、产地与生态环境
核心产区:安溪西部“内安溪”,戴云山脉东南坡,海拔700米以上,常年云雾缭绕。
土壤气候:红壤酸性土质,年降水量1700-1900毫米,昼夜温差大,利于茶树养分积累。
六、文化价值与推广
茶旅融合:安溪通过茶庄园体验、茶文化情景剧《铁观音》等文旅项目,推广茶文化。
国际影响: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为“十大名茶之首”亮相,2025年福建省文旅大会更将其与藤铁工艺、冶铁遗址等结合,展现海丝文化底蕴。
七、保健功效
具抗衰老、降血脂、降血糖、减肥健美等作用,与其富含茶多酚、氨基酸等活性成分相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