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豉
豆豉是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调味料,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,通过毛霉、曲霉或细菌蛋白酶分解大豆蛋白质后,经加盐、酒或干燥等工艺抑制酶活性制成。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,汉代文献《释名·释饮食》中已有记载,并被古人用于调味和入药。
核心信息
分类与原料
按原料: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。
按口味:分为咸豆豉(调味用)和淡豆豉(药用)。
读音与文化传播
正确读音为“dòu chǐ”,方言中常误读为“dòu shí”或“dòu qí”36。
日本称“纳豉”,东南亚广泛食用,欧美较少见。
制作工艺
传统发酵:黄豆浸泡、蒸煮后,用豆豉草或香樟树叶包裹发酵15~20天,再调配辣椒、花椒等佐料。
药用淡豆豉:需经特殊发酵工艺,性味苦寒,用于解表、除烦等。
营养价值与用途
营养成分:富含蛋白质(36.3g/100g)、脂肪、钙、磷等矿物质。
食用场景:可直接蘸食、炒菜(如回锅肉),或制成香辣豆豉酱。
历史与文献
豆豉古称“幽菽”,《汉书》《齐民要术》《本草纲目》均有记载。
江西泰和县为豆豉发源地,后传至全国及海外。
地域特色
四川香辣豆豉:加入青红椒、肉馅、辣椒油等炒制,香辣浓郁。
家庭自制:需控制发酵温度(22~28℃),发酵后保留煮豆水可制黄豆酱。
小结
豆豉兼具调味与药用功能,其工艺和分类体现中国传统饮食智慧。现代仍广泛用于家常菜及特色料理,是发酵食品中的典型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