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材 > 水产

资材

鳊鱼

鳊鱼.jpg

鳊鱼(学名:‌Megalobrama amblycephala‌)是鲤科(Cyprinidae)鲂属(Megalobrama)的一种淡水鱼类,俗称‌武昌鱼‌(因主要产于中国湖北省梁子湖,古称武昌而得名)。以下是一些关于鳊鱼的关键信息:


‌基本特征‌

‌外形‌:身体侧扁,呈菱形,背部较厚,腹部圆;头小,口裂较宽。

‌体色‌:背部灰黑色,体侧银白色,背鳍和尾鳍呈青灰色,其他鳍为浅黄色。

‌体型‌:成年鳊鱼体长一般在20~40厘米,体重可达1~3公斤。

‌分布与栖息地‌

‌分布‌: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湖泊(如湖北梁子湖、江西鄱阳湖)及附属水系,现通过人工养殖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。

‌栖息环境‌:喜生活在水草茂盛的静水或缓流区域,适应性强,耐低氧能力较差。

‌习性‌

‌食性‌:杂食性,以水生植物、藻类、浮游生物、小型底栖动物等为食。

‌繁殖‌:自然繁殖期在5~6月,产卵于水草或砾石上;人工养殖需模拟水流刺激产卵。


‌经济与文化价值‌

‌食用价值‌:

鳊鱼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,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,是中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之一。

经典做法包括清蒸鳊鱼(如“清蒸武昌鱼”)和红烧,能最大程度保留其鲜味。

‌养殖业‌:

鳊鱼生长快、适应性强,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,湖北、江苏、江西等地均有规模化养殖。

‌生态意义‌

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,鳊鱼通过摄食水草和藻类帮助调节水质,同时也是其他肉食性鱼类(如鳜鱼、鲈鱼)的猎物,维持食物链平衡。

‌小知识‌

‌命名争议‌:

严格来说,“鳊鱼”是鲂属多种鱼类的统称,包括‌团头鲂‌(武昌鱼)、三角鲂等。日常所称的“武昌鱼”特指团头鲂(Megalobrama amblycephala)。


‌垂钓技巧‌:

鳊鱼喜群居,可用玉米、蚯蚓或商品饵料钓捕,适合在水草区或深浅交界处下钩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

上一篇:草鱼 下一篇:比目鱼

Copyright © 2018-2026 食之香 版权所有 Simplified Chinese 苏ICP备20042800号 苏公网安备32082602000144号苏公网安备32082602000144号 网站地图 网站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