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肘子
关于猪肘子的综合介绍
一、分类与特点
前肘(前蹄髈)
位于猪前腿,活动量大,肉质紧实、瘦肉多、脂肪均匀分布,皮厚筋多且胶质丰富,适合慢炖、红烧、酱卤等长时间烹饪方式。
代表性菜式:红烧肘子、酱肘子、东坡肘子。
后肘(后蹄髈)
位于猪后腿,支撑作用为主,肉质松散、肥肉较多、结缔组织多,皮老韧且骨髓丰富,适合炖汤、卤制或去皮制馅。
因价格较低,常用于宴席菜品或炖菜。
二、烹饪方法
前肘:
宜用烧、扒、酱、焖、卤等技法,如东坡肘子需微火慢炖至肉质酥烂。
经典做法:炖煮后搭配糖色、绍酒等调料,突出鲜香软糯。
后肘:
适合炖汤或卤制,利用骨髓增添风味,如红烧猪蹄膀需搭配红酒、姜片等去腥提鲜。
去皮后可制作馅料或凉拌菜。
三、经典名菜
东坡肘子
四川省眉山市特产,以猪前肘为主料,微火慢炖至汤汁乳白、肉质细嫩,肥而不腻,2013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。
红烧肘子
鲁菜传统大件菜,选用带皮猪肘,经水煮、过油、蒸制后色泽红润,口感酥烂香醇,常用于婚宴。
四、营养价值与适宜人群
富含蛋白质、胶原蛋白、维生素B族及矿物质,可补虚弱、润燥滑肠,尤其适合冬季进补。
炖煮后析出部分脂肪,适合老人、儿童及需恢复体力者,但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油脂。
五、选购建议
观察外观:表皮光滑无破损,肉质有弹性。
闻气味:新鲜无异味,带淡淡肉香。
优先选择前肘用于家庭烹饪,后肘适合经济型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