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花白果
桂花白果菜品介绍
一、起源与特色
地域源流:
桂花白果为江南地区传统名点,属苏式小吃,尤以江苏泰兴为核心产区,当地白果以“肉厚壳薄、香糯酥烂”著称,明清时期已有文献记载其食疗价值。
菜品融合桂花清香与白果甘甜,常作为秋冬时令甜点或滋补菜肴,兼具风味与养生功效。
二、核心原料与工艺
主料选材:
白果需选用新鲜或干制银杏果,去壳后保留完整果肉,浸泡去苦芯以降低毒性。
桂花以糖腌渍的糖桂花为主,色泽金黄、香气馥郁,与白果甜味相得益彰。
基础工艺:
白果预处理:白果肉清水煮15分钟去涩,捞出洗净滤干备用。
糖水熬制:锅中加清水、白糖煮沸,放入熟白果微火慢煨,撇去浮沫后加入糖桂花提香。
勾芡定型:以生粉水勾薄芡,使汤汁浓稠透亮,盛入汤碟后呈现晶莹质感。
三、风味与形态
口感:白果软糯微弹,糖水清甜不腻,桂花香气渗透果肉,入口后味回甘。
视觉:琥珀色糖汁包裹白玉色白果,糖桂花点缀其间,色泽温润如琥珀冻。
四、地域变体与创新
糖桂花白果蒸萝卜:
白果与沙窝萝卜片同蒸,撒冰糖及糖桂花增味,萝卜清甜中和白果微苦,适配家常快手菜。
无心糖白果(江苏镇江):
选用焦山百年银杏产的无心白果,拍扁后糖水煨煮,勾芡时加鲜桂花,果肉晶莹透绿如翡翠。
五、食疗价值与建议
营养功效:
白果含银杏内酯、黄酮类物质,中医认为可温肺益气、定喘止咳;桂花助化痰散瘀,二者搭配适宜缓解秋燥。
食用禁忌:
生白果含微量氢氰酸,需彻底煮熟去芯;成人单日摄入量建议不超过15粒,儿童慎食。
注:现代餐饮为保留白果本味,多采用真空包装预煮白果,缩短烹饪时间的同时降低苦味残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