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
杏(Prunus armeniaca)
一、植物学特征
分类与形态
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,高5-12米,树冠圆球形或扁球形。
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,长5-9厘米,叶缘具圆钝锯齿;花单生,白色或带红色,直径2-3厘米,先于叶开放。
果实球形或扁圆形,直径2.5厘米以上,成熟时呈白、黄至黄红色,果肉多汁,味酸甜。
生长习性
喜光,耐寒、耐旱、耐瘠薄,适宜排水良好的砂壤土,但不耐涝,易受晚霜危害。
二、分布与生态
地理分布:原产中国,现广泛栽培于华北、西北、华东等地,新疆伊犁有野生群落,海拔可达3000米。
生态价值:作为“三北”地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树种,对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。
三、经济与实用价值
食用与加工
果实可鲜食或制成果干、果脯、果酱、罐头等;杏仁可榨油,用于食品、化妆品及工业润滑剂。
杏壳为优质活性炭原料,用于环保、医药等领域。
药用功效
杏仁:止咳平喘、润肠通便,用于治疗咳嗽气喘、肠燥便秘。
杏子:润肺生津,缓解肺燥咳嗽、津伤口渴。
杏叶、杏花、杏枝:分别用于水肿、皮肤瘙痒、跌打损伤等症。
木材特性
木质坚硬,适用于制作抗压、抗断的器具或工艺品。
四、文化与语言
汉字释义:“杏”为汉语一级通用字,始见于甲骨文,指杏树及其果实,亦形容女子容貌(如“杏眼”“杏脸”)。
相关成语:如“杏雨梨云”(形容春景)、“桃腮杏脸”(形容女子美貌)等。
五、主要品种与变种
常见变种
双仁杏:果实扁圆形,核内含双仁,主产甘肃定西,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。
红荷包杏:果实椭圆形,极早熟,果皮黄底带红晕,适合加工。
陕梅杏:灌木状,花型似梅,具观赏价值。
特色品种
李广杏(甘肃敦煌):以甜香著称,传为纪念汉代名将李广得名。
贵妃杏(河南灵宝):单果重达100-150克,果肉橙黄,风味独特。
六、种植与保存
繁殖方式:嫁接为主,适应性广,高产优质品种如“9803”适合大棚栽培。
种质保存:中国林科院等地通过异地保存方式保护杏树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