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
桃(Prunus persica)
一、植物学特征
分类与形态
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,树高3-8米,树皮暗红褐色,老时呈鳞片状。
叶互生,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具细锯齿,叶柄粗壮常具腺体。
花单生,先叶开放,花瓣粉红色或白色,花径2.5-3.5厘米;核果近球形,表面密被短柔毛,果肉多汁,味甜或酸甜。
花期3-4月,果期因品种差异多为8-9月。
繁殖与生长习性
繁殖以播种、嫁接为主1。
喜光、耐寒耐旱,忌涝,适宜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土壤,多生长于向阳坡地18。
二、分布与栽培
原产中国,栽培历史超4000年,现广泛分布于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
全球温带地区如法国、地中海沿岸及澳大利亚亦有种植。
三、用途与价值
食用与工业
果实为常见水果,可鲜食或制成果脯;核仁(桃仁)可入药或榨油。
树干分泌的桃胶为天然聚糖类物质,用于食品、医药及工业粘合剂。
药用价值
桃仁:活血祛瘀、润肠通便,孕妇慎用;桃枝:解毒杀虫;果实(桃子):生津润肠。
桃花可凉血解毒,古方中用于痘疹治疗。
四、文化与象征
语言与文学
汉语中“桃李”喻指学生或后辈,衍生出“桃李满天下”等成语。
《诗经》以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赞美女子的美艳。
园林与艺术
广泛用于园林绿化,常与柳树搭配营造“桃红柳绿”的春日景观。
二次元文化中,桃花作为萌化形象出现在《美少女花骑士》等作品中。
五、其他品种
山桃(Amygdalus davidiana):果实较小,分布于华北、西北等地,药用功效与桃相似。
油桃:果皮光滑无毛,为桃的变种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