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子
李子
一、基本属性与植物特征
植物学分类:李子(学名:Prunus salicina)属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,树高可达9-12米,叶片长圆倒卵形,边缘具圆钝重锯齿,花期4月,果期7-8月。
分布与生长环境:原产中国,适应性强,耐寒耐热,广泛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等多省,常见于山坡灌丛或疏林地带。
二、药用价值与功效
清热生津
李子果实入药可缓解虚劳骨蒸、消渴(糖尿病相关症状),《泉州本草》记载鲜李汁冷服可改善骨蒸劳热。
促进消化
含果酸(如苹果酸、柠檬酸),刺激胃酸分泌,增强肠胃蠕动,改善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。
利尿消肿
果肉中的丝氨酸、甘氨酸等氨基酸成分可调节体内水分代谢,缓解腹水及水肿。
抗氧化与美容
富含维生素C、花青素等抗氧化剂,抑制黑色素沉积,延缓皮肤衰老。
三、营养成分
维生素:维生素C、B族(硫胺素、核黄素)。
矿物质:钾(维护心血管健康)、镁(骨骼与酶反应)、铁(预防贫血)。
其他成分:膳食纤维(改善肠道功能)、果酸(助消化)、糖分(提供能量)。
四、食用禁忌与注意事项
不宜过量:果酸过多易刺激肠胃,引发腹泻或胃痛。
特殊人群:
脾虚泄泻者慎食,果酸可能加重胃肠不适。
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,避免血糖波动。
避免未成熟果实:含微量苦杏仁苷,可能引起轻微中毒反应。
五、文化象征与民俗
供品寓意:在民间“蟠桃会”习俗中,李子谐音“礼”,象征“知礼守节”,常与蟠桃、黄杏组成三色供果,寓意“三阳开泰”。
选果讲究:供奉宜选红色成熟李子,忌用苦味果,以表生活甜蜜期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