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蟹
红蟹
一、种类及特征
锈斑蝤(Charybdis feriatus)
形态:头胸甲宽约7.5厘米,背甲光滑,额具6齿,前侧缘有6齿;螯足粗壮对称,体色以红棕色为主,带有黄色十字花纹。
分布:中国广西、广东、福建等地,以及日本、非洲东岸等海域,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区。
圣诞岛红蟹(Gecarcoidea natalis)
形态:甲壳直径约10厘米,重约1公斤,雄蟹大于雌蟹;属陆生蟹类,无法游泳,依赖陆地环境。
分布: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圣诞岛,栖息于地洞中,以落叶、落花及同类为食。
二、可食性与安全性
可食用种类:
中国红蟹(如锈斑蝤)可食用,肉质鲜美,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及矿物质,常见做法包括清蒸、红烧、香辣炒等。
需确保新鲜并彻底煮熟,避免细菌或寄生虫感染。
不可食用种类:
圣诞岛红蟹因体内含毒素不可食用,且受保护禁止捕捞。
三、生态作用
圣诞岛红蟹:作为“天然清洁工”,通过消化落叶转化为肥料,并疏松土壤促进雨林生长,形成生态依存关系。
繁殖行为:每年11-12月迁徙至海边产卵,单次产卵量达10万枚,幼体需返回陆地生活。
四、注意事项
过敏风险:甲壳类过敏者需避免食用58。
污染风险:选择清洁水域来源,避免重金属或污染物积累。
药物禁忌:食用时避免与抗凝血药物同服5。
五、威胁与保护
外来物种威胁:圣诞岛红蟹面临黄蜂蚁的群体攻击,蚁酸可致其失明甚至死亡。
保护现状:圣诞岛红蟹受法律保护,禁止捕捞,以维持其生态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