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肚
牛肚是牛科动物的胃,具有食用和药用双重价值。以下是其综合介绍:
一、解剖结构与部位区分
牛作为反刍动物共有四个胃:
瘤胃(草肚):表面呈绒布状,内壁肉柱称“肚领”,贲门肌肉称“肚尖”;
网胃(蜂巢胃/金钱肚):内壁呈蜂窝状结构;
瓣胃(百叶):内部有多层瓣叶,即常说的毛肚;
皱胃(真胃):分泌消化液的腺体胃。
二、营养价值
牛肚富含以下成分:
蛋白质:每100g含14.5g,维持渗透压平衡并提供能量;
矿物质:钙(40mg/100g)、磷、铁、锌等,促进骨骼健康和代谢;
维生素:B族(硫胺素、核黄素、烟酸)和维生素E,支持神经系统和抗氧化;
低脂肪:仅1.6g/100g,热量72kcal,适合减肥期间食用。
三、功效与作用
健脾胃
改善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,促进胃液分泌;
缓解脾胃虚寒,调节胃肠功能;
补虚强体
补充病后虚损,增强免疫力;
改善气血不足、营养不良;
润肠通便
胃泌素促进肠胃蠕动,缓解便秘;
补钙壮骨
钙质易吸收,预防骨质疏松。
四、食用应用
烹饪方式:涮火锅(毛肚)、凉拌(肚丝)、爆炒(肚尖)等;
部位选择:
瘤胃和网胃适合切片涮煮;
瓣胃(百叶)多切丝凉拌或烫食;
肚尖经碱水处理后脆嫩,可单独成菜。
五、注意事项
禁忌人群:高胆固醇血症患者(胆固醇104mg/100g);
咀嚼建议:老人儿童需细嚼慢咽,避免消化负担;
过敏风险:对牛肚过敏者禁用。
牛肚作为高蛋白低脂食材,兼具营养与药用价值,合理食用可发挥多重健康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