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产黄豆酱的工艺流程
生产黄豆酱的工艺流程可分为以下核心步骤,需结合菌种控制与物理处理实现标准化生产:
一、原料预处理
精选与浸泡
筛选颗粒饱满、无霉变的黄豆,剔除杂质。
清水浸泡6-12小时至黄豆膨胀(夏季缩短至6小时,冬季延长至12小时)。
蒸煮处理
常压蒸煮1-2小时或高压蒸煮(115℃/30分钟),以黄豆可捏碎但保持形态完整为基准
煮后沥干冷却至40℃以下备用56
二、制曲工艺
接种菌种
按黄豆重量0.2%-0.5%接种米曲霉(或酱油曲精),混合面粉作为载体56
菌种与原料需均匀混合,保证每粒黄豆表面附着菌粉56
控温发酵
物料厚度控制在3-5cm,初期维持28-30℃促进菌丝生长56
12小时后首次翻曲散热,全程发酵40-60小时至表面形成黄绿色菌丝56
制曲完成需晒干灭菌,破坏孢子活性56
三、酱醅发酵
盐水调配
配制18%-20%浓度盐水(每500g黄豆加180g盐+1000ml水)15
盐水煮沸冷却至50℃后与黄豆曲混合56
多阶段发酵
前期发酵:密封日晒7天,每日搅拌1-2次促进酶解56
中期发酵:开盖曝晒15-20天,紫外线辅助灭菌56
后期熟成:转入阴凉环境继续发酵10-15天提升风味68
四、精制加工
灭菌处理
通过蒸煮(100℃/15分钟)或添加高度白酒(浓度≥50%)终止发酵57
调味调配
加入辣椒、姜蒜等辅料炒制(油温控制在160-180℃)78
五、包装储存
热灌装至玻璃瓶/复合膜袋,真空封口57
巴氏灭菌(80℃/30分钟)后贴标装箱57
关键控制点:
制曲阶段空气湿度需保持75%-85%56
曝晒发酵时酱醅温度不得超过45℃,防止过度褐变56
成品盐度需≥12%以抑制杂菌15
(注:工业化生产需配置CIP清洗系统,每批次生产后对设备进行酸碱清洗5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