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跳墙
佛跳墙(又名“福寿全”“满坛香”)
地域归属:福建福州传统名菜,闽菜代表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(2008年入选)14。
一、起源与典故
历史沿革
成形于19世纪70年代,由福州聚春园创始人郑春发改良定型,融合官府菜与民间技法14。
名称由来:传说开坛时香气四溢,引得僧人破戒翻墙,故得名“佛跳墙”45。
二、核心工艺
食材配伍
主料:鲍鱼、海参、鱼翅、花胶、瑶柱、蹄筋等18种以上山珍海味,搭配母鸡、猪蹄等肉类12。
辅料:冬菇、冬笋、绍兴花雕酒、高汤等14。
制作工序
预处理:干鲍需水发7天,鱼翅去沙褪骨,海参反复泡发12。
煨制:食材分层装入陶坛,注入高汤与三年陈花雕酒,荷叶封口后炭火慢煨12小时以上,使酒香与胶原蛋白深度融合12。
三、风味特征
感官体验
嗅觉:初闻酒香,细辨火腿腊香,尾调海味鲜香26。
味觉:入口胶质绵密,中段鲜味爆发,回甘持久如蜜,呈现“荤香浓郁、鲜醇柔润”的复合层次26。
质感:汤汁浓而不稠,食材糯而不烂,荤香绕舌三分钟不散26。
四、健康与文化价值
食补功效
富含胶原蛋白与微量元素,兼具保护心血管、美容养颜等功效6。
文化地位
闽菜“状元菜”,曾作为国宴菜品,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巅峰工艺14。
五、现代演变
衍生出简化版家常配方(如鸭肉、猪蹄替代高端海味),保留封坛煨制核心工艺8。
注:正宗佛跳墙无天然酸味,若出现酸腐需警惕食材变质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