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蔗
一、植物学特征
分类与形态:甘蔗(学名:Saccharum officinarum)为禾本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,茎秆实心,高3-5米,含糖量高,是主要制糖原料。
分布与习性: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及全球热带地区,喜高温、湿润环境,需充足光照和长生长周期。
二、起源与传播
甘蔗起源于新几内亚、印度及中国华南地区,通过人类迁徙与贸易传播至全球,15世纪后由欧洲殖民者引入美洲和澳大利亚。
三、药用价值与功效
传统功效:甘蔗茎秆入药,具有清热生津、润燥止咳、健脾和中等作用,可用于缓解烦热、咳嗽、便秘等症状。
现代营养:富含糖分、铁、钙、维生素等,铁含量居水果之首,被称为“补血果”。
四、食用风险与禁忌
霉变危害:春季气温升高易致甘蔗霉变,产生神经毒素3-硝基丙酸,0.5克即可中毒,症状包括呕吐、抽搐甚至死亡。霉变部分呈红褐色、散发酸馊味,即使切除霉变段仍不可食用。
禁忌人群:糖尿病患者、脾胃虚寒者应避免食用。
五、挑选与保存方法
挑选技巧:选择叶片青绿、表皮光滑无斑点的甘蔗;质地坚硬、横截面乳白色为佳,避免有酒糟味或红心现象。
保存建议:整根甘蔗阴凉通风处存放,削皮切段后需冷藏并尽快食用。
六、文化与应用
除制糖外,甘蔗可直接生食、榨汁,还可用于酿造朗姆酒(如中国台湾地区)。其种植历史与糖业发展紧密相关,是热带地区重要经济作物。